氯化锶[89Sr]治疗转移性骨肿瘤专家共识(2017年版)

发布日期:
2018-06-30
出处: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8,38(6) : 412-415.
摘要:

60%~90%晚期癌症患者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肿瘤的主要症状为逐渐加剧的顽固性疼痛、活动受限,并可导致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脊髓和神经压迫以至截瘫、高血钙症等不良事件。疼痛如果得不到缓解,导致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肿瘤骨转移患者目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有:放射性药物靶向治疗、手术、外放射、双膦酸盐、化疗、止痛药物等。

放射性药物靶向治疗的主要目标为:(1)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2)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不良事件;(3)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

氯化锶[89Sr](以下简称"89Sr")治疗骨肿瘤的研究和应用已有70多年历史。1989年和1993年89Sr分别在英国和美国应用于临床。我国生产的89Sr于2004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应用于临床。

制定本共识的目的是指导临床评估和筛选适合接受89Sr治疗的肿瘤骨转移患者、掌握实施89Sr治疗的相关信息及方法、了解和评估治疗结局。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免费指南
发送到邮箱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上传者信息
401048
于2018-07-19上传
编者信息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是中华医学会所属许多专科分会之一,是中华医学会领导下的非独立法人学术分支机构。1980年5月在石家庄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华医学会、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学会”,核医学会受两个学会的双重领导。这次大会是在王世真院士的倡导下召开的,对推动我国核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一至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由王世真院士、周前、林祥通、刘秀杰、屈婉莹、陈盛祖、匡安仁、田嘉禾和黄钢教授担任。

置顶